電鍍行業是制造業的基礎工藝之一,電鍍行業是現代工業體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,從小到一個螺絲釘,大到汽車、飛機、船舶等都離不開電鍍。由于化學加工所特有的技術經濟優勢,不僅很難被取消或取代,而且在電子、鋼鐵等領域還不斷有新的突破。同時,電鍍產品也是千奇百怪,五花八門,所涉及的行業面也非常的廣泛,包括電子、五金、塑膠、裝飾、涂裝、家具、珠寶等行業,電鍍工藝流程在這些行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。
我國經濟一直持續高速增長,世界制造業和加工業的中心向我國轉移,同時當今電鍍在中國的發展是飛速的,在商業圈里也是日益壯大,目前國內擁有電鍍企業達3萬多家,其中1/3屬于電鍍加工類。但是,由于我國產業結構不合理,在電鍍行業中,中小型企業占到67%。這些中小型企業數量多,生產規模小,分布不均衡,而且設備陳舊、工藝落后、多為粗放式經營,因此環境欠賬太多。正因為如此,電鍍成了污染的代名詞,電鍍污染也更加引入關注,它是重污染行業,是重點清潔生產審核對象。
電鍍行業的生存空間:
電鍍行業雖然很重要,但是對環境和破壞也是非常嚴重的,現在盡管個別地區的環境狀況有所改善,但大多數地區的環境狀況仍沒有根本好轉。究其原因:并非是電鍍生產工藝流程長,各種金屬材料和酸、堿、鹽等化學試劑用量多、清洗水量大,而是許多電鍍業主缺乏環境意識,根本沒把環境保護放在眼里。部分企業因電鍍操作簡單、市場潛力大,鉆政策的空子打擦邊球,為了降低生產成本,往往把污染治理當成擺設。甚至有暗設排污管道,直接把電鍍廢水、廢氣偷排到環境中,從而更加導致了所在區域的環境惡化。
環保部強調,對未來進行環評和相關驗收的重金屬生產企業將一律停產整改,整改不到位的企業堅決予以關閉,對有環境劣跡的公司上市或再融資,兩年內各級環保部門一律不得出具同意其通過上市核查文件;凡沒有完成淘汰落后產能任務的地區、重大污染導致群體事件的地區,暫停其新增重點防控污染物排放的建設項目審批。